[導讀]:該名相關人士還表示,在新規(guī)發(fā)布后,高倉位的港股基金受市場波動影響會比較大,但相應收益也是對稱的。
最近出臺的關于滬港深基金新規(guī),在基金業(yè)內掀起了不小的波浪。6月14日,監(jiān)管機構發(fā)布了《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冊審核指引》。
這樣一來,滬港深基金投資港股的比例有了保證,但另一方面,沒有漲跌幅限制的港股市場確實“水很深”。
根據《指引》規(guī)定,基金名稱如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應當將80%以上的非現(xiàn)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并且根據基金投資港股的倉位,還要求配備至少1名或2名投資港股經驗2年以上的基金管理人員。這樣看來,基金經理投資港股的經驗和水平就至關重要了。那目前眾多的滬港深基金,到底配置了幾成港股?其基金經理投資港股的背景如何?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目前已經發(fā)行了滬港深基金的35家基金公司逐一發(fā)起調查,對目前基金公司投資港股市場的人員儲備情況也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有公司相關人士指出,港通基金只能投資港股通機制下的港股,這些港股在市值和流動性都有一定的門檻要求,相對來說,這些港股的風險較小。不過,港股特殊的交易機制使得這類基金的投資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 網頁鏈接